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简介
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银行管理系,成立于1985年,当时只有12名教师。1986年银行管理专业开始招生,学生人数约50人。1994年更名为经济信息系,开办经济信息管理(银行计算机应用)专业。2002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,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、电子商务专业。2004年学校升格为广东金融学院,201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更名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系。2016年增设互联网金融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,2017年更名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工程学院,2019年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。
目前我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互联网金融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电子商务六个本科专业,在校本科生人数达2700多人。其中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广东省一流专业和广东省特色专业,互联网金融专业为华南地区首家获批专业。《Java程序设计》、《数据挖掘》和《多媒体技术》获批2021年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。
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、学历结构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。现有教工89人,其中专业教师78名,包括正教授7人,副教授、高级工程师28人,一半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。成立了信息安全研究所、计算机应用研究所、智能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四个研究机构。近几年,全院有7位以上教师获得国家自科基金项目,数十位教师在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文章,出版了《Java程序设计基础》(陈国君编著)等系列优秀专业教材。此外,有十多人获得南粤优秀教师、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、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、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级以上个人荣誉。
我院拥有金融信息工程省级实验教学中心,拥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、硬件实验室、金融数据挖掘实验室、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、电子商务实验室、电子金融实验室和虚拟仿真物流实验室七个校内专业实验室,拥有普金计算机科技、泽普用友、万惠投资(PPmoney)、华钦科技等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,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和技术开发活动,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应用型、复合型专业人才。
学院坚持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学赛结合”,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ACM-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、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、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“我要去创业”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技能大赛等。如我院学子自2011年参加“蓝桥杯”大赛以来,已累计有600多名选手在省赛获奖(其中一等奖113名),有100多名选手在国赛获奖(其中特等奖1名,一等奖9名),全面展现了我院学子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。
学院顺应“互联网+”国家战略,充分发挥互联网专业优势,构筑“一专一团一赛一品一企”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,将党团、专业、志愿服务、社会实践、实习实训等元素有机融合到校园文化活动中,举办互联网“+”年华系列活动,建设具有浓厚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。互联网“+”年华先后获得广东金融学院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、广东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。“学习强国”学习平台、中国教育在线、凤凰号等新闻媒体曾报道互联网“+”年华活动盛况。
学院向社会各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,其中不乏计算机专家、企业家、各级金融机构负责人、国家公务员等优秀校友,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。考研学生逐年递增,其中不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、中南大学、西安科技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深圳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,以及悉尼大学、新南威尔士大学、昆士兰大学、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,足迹遍布大江南北、海内海外。此外,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成功考取国家公务员。在学生创业方面,每年均有成功创业典型,创业教育及实践成果处于全校领先地位,就业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。